今年,贾樟柯在自己的故乡山西创办了一个电影展——平遥国际电影展。
平遥国际电影展进行到第六个晚上,他站在以自己电影《站台》命名的露天电影院里,对着台下1500名观众说:“我们带着电影流浪了二十年,这是第一次带着电影回到故乡。”
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主题海报 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开幕式
其实,贾樟柯的电影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故乡,他坚持用自己的“故乡元素”来表达自己的“世界思维”,就如同他在多部作品里反复出现的山西汾酒一样。
距离拍摄《站台》已过去了17年,贾樟柯再次回到《站台》的主要取景地之一平遥。当年的镜头里,贾樟柯用“进城、出城—— 离开、回来”这样的结构讲述县城青年的生活,没想到多年后,他沿着同样的轨迹回到了家乡。
.jpg)
.jpg)
着名导演冯小刚携新作《芳华》亮相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 香港着名导演吴宇森与家人出席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
从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大奖,到戛纳国际电影节“导演双周”终身成就“金马车奖”,将近二十年时间里,贾樟柯辗转于世界各大影展,获奖无数。某种程度上,正是电影节给贾带来了人脉和影响力。
但近几年,40多岁的他决定回到家乡山西,贾樟柯和故乡开始发生越来越频繁的关联,他回汾阳开设“山河故人.家厨”电影主题餐厅、筹建贾樟柯艺术中心,筹建种子影院。这次又在平遥办起了国际电影展,外界把这看作是贾樟柯的“故乡情结”。
贾樟柯、范冰冰、李晨、马克.穆勒 贾樟柯出席放映活动
故乡一直贯穿着贾樟柯的电影语言,同时也串联起了他的生意和生活。年少时,贾樟柯并不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,直到他离开之后,才真正理解故乡。只不过“汾阳小子”的野心和梦想,从改变世界变为了改变底层的文化现状。
导演、老师、投资人、商人,这些身份的交叉重叠,或许让贾樟柯意识到,可以为乡村、县城留住年轻人,给他们提供文化资源。只是不知道面对当下的年轻人,这一次贾樟柯能否用电影让他们明白该如何面对生活。
贾樟柯不是没有想过把电影展放在汾阳,毕竟那里已经筹建贾樟柯艺术中心,即将还有种子影院的三块银幕。按照他的说法,综合考虑了交通、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了平遥。贾樟柯曾有一次解释过自己频繁回乡的原因:“不是因为年龄大了,而是北京到汾阳的交通方便了。”
.jpg)
.jpg)
山河故人.家厨主题电影餐厅 位于汾阳贾家庄的“种子影院”
平遥也是如此,高铁已经能直接通到县城,在这次电影展之前,平遥另一项活动摄影展已经延续多年。
更关键的还是地方政府的支持,从贾樟柯的发言中也能看得出来。这位此前曾长期属于“地下”的导演,现如今每逢电影展重大活动的开场白都是“感谢政府”。
事实上,从山西省到平遥县,政府层面确实给了贾樟柯很多支持。贾樟柯尤其提到了晋中市委书记胡玉亭,“是他的视野、果断、鼓励,让这个电影节如期举办。”
在山河故人.家厨答谢会上的贾樟柯
据澎湃新闻报道,一年时间里,只要是有关影展的对接会,新闻发布活动以及实地调研,胡玉亭都尽可能参加。而平遥县县长石勇在影展筹备期间,也和贾樟柯见面不下40次。支持的直接体现就是平遥电影宫的建造。之前,平遥只有两家电影院,贾樟柯希望能建造一个电影宫。
最终地址选在了平遥古城里一座废弃的柴油机厂。对于贾樟柯团队来说,改建着实费了不少功夫。
贾樟柯说,自己“一直想办一个以非西方商业电影为主的电影展。现在大家能看到的电影主要还是西方商业电影,但作为电影工作者,我知道这些地域的电影创作很活跃,成就也很高,几乎是世界电影最有活力的部分。”
为什么国际电影节不能在中国有意义的“小城市”举办?为什么国际电影节不能有浓重的中国色彩?
电影《时间去哪了》路演现场
“我们一直希望中国也能有一个非常有公信力、非常专业的平台,中国的观众、中国的影评人、中国的媒体能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,在全世界提出中国的观点。我觉得建立这个体系的时机现在成熟了。”贾樟柯说。
有媒体评论其,“极度艺术和极度功利,在贾樟柯的身上同时存在”。是的,他的镜头下、电影里反应的都是我们最真实的生活,最纯真的文化和最质朴的历史。这也成就了其在艺术领域的王者地位,在听到“一个短片让我看到了中国现实的核心”时,贾樟柯还是非常开心。这当然是对他导演技术的肯定。
从山西走向世界,又从世界回到山西。
就在平遥国际电影展开幕前的一个月,贾樟柯在家乡汾阳受邀参加了汾阳酒博会和2017汾酒封藏大典。在仪式上,汾酒集团特意赠送贾樟柯五坛纪念酒——分别刻有贾樟柯五部代表作电影的名称:《小武》、《站台》、《三峡好人》、《山河故人》及电影短片《逢春》。
出席2017汾酒封藏大典
短片《逢春》是金砖五国导演合拍电影《时间去哪儿了》之一。在《逢春》里,汾酒除了常规的饮用之外,还有这样一个场景:片中的父亲扭伤了肩膀,儿子拿一杯汾酒点燃之后放在父亲肩膀上,帮他疏通经络。
有人说,是贾樟柯把汾酒带到了世界舞台上,他却说,“我是追随着汾酒的足迹走向世界舞台。”
贾樟柯的故乡元素与家乡情结,根植到了骨子里。刻画出中国人真实的精神世界,正如中国酒魂——汾酒一样,代表的就是“骨子里的中国”。